红军长征中的黄埔师生
红军长征中的黄埔师生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江西瑞金出发,最终到达陕北的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精神和意志的考验,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近20万红军踏上长征路,最后仅有约5.3万红军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完成了长征。其中,有近百位知名的黄埔师生参加了长征。他们在长征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对于长征的胜利具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本文仅介绍其中的一部分代表。
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1924年9月回国,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第1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东征途中,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周恩来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5年1月贵州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16年随父赴南洋,翌年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24年初,任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受廖仲恺邀请,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新编第2师师长。1927年7月,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促成南昌起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副总指挥。1928年冬,赴苏联学习。1930年下半年回国。1931年初到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等职。长征开始时,叶剑英任军委第1纵队司令员。部队进入广西山区,他在一次国民党飞机轰炸中负伤,带伤坚持行军、作战。1935年3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7月,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8月,党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开会,决定部队分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甘南。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报告毛泽东。党中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脱离险境。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叶剑英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8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在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后到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925年9月回国,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1年1月,任新组建的中央军委参谋长,同年底前往中央苏区。1932年1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3月任红1军团政委。长征时和林彪指挥红1军团担任开路先锋。率部先后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抢占九峰山,保障了中央纵队左翼的安全。1935年1月,指挥红1师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在遵义会议上,批判博古、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拥护毛泽东的主张。5月,任先遣队政委,与司令员刘伯承率部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抢占安顺场,组织突击队强渡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9月与左权指挥红4团攻占天险腊子口,乘胜占领哈达铺,偶然从报纸上获悉陕北根据地,并把这喜讯急告毛泽东。10月,率先遣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后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和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
李富春(1900—1975),湖南长沙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1925年1月,离开法国到苏联学习,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接受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训练。8月,回国到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委员。由黄埔1期生蒋先云等主持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会刊《中国军人》杂志,李富春是主要撰稿人。10月10日第7期刊登有《本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中李富春同志之政治报告》。1926年4月初,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宣布反共“清党”,蒋先云等退出黄埔军校后,曾到李富春在广州负责的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授课。北伐战争中,李富春任北伐军第2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1月,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1931年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前夕,因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负伤未愈,中共中央调李富春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行王稼祥职务,主持总政治部工作。在遵义会议上,他严厉地批判“左”倾军事错误,为实际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俄界会议上,他严斥张国焘企图分裂党的严重错误,支持党中央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久,李富春改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又调任红3军团政委等,直至随党中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人。15岁入赣州中学,22岁考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次年转入广州护国第2军讲武堂学习。历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1924年因不满军阀混战而脱离赣军,投奔广东革命政府,任广州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和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初到黄埔军校任教,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黄埔学生队两次东征,历任学生队队长、连长、少校政治大队长。1928年后,陈奇涵先后任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兼省军事部办事处主任、赣西南红军学校第三分校教育长、赣西南特委军委参谋长兼南路纵队政委、红3军教导团团长、红4军参谋长、红1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兼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途中,任红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陕甘支队第1纵队教导队队长等职。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红15军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参加东征西征战役。
毕士悌(1898-1936),朝鲜平安北道人。1919年春秘密到中国。1920年底,由吉林到上海,1921年6月到昆明,以“华侨”身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6期炮科。1924年初毕业。1925年初,到黄埔军校教练部学生总队工作,后任第3期学生队第4队上尉队长、中校技术教官。长征时任干部团参谋长,协助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指挥干部团英勇奋战,完成了警卫遵义会议的任务。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参与指挥干部团攻打土城青杠坡的作战,并亲自率队冲锋陷阵。在二占遵义的战斗中,他和干部团全体指战员一日行军100多里,配合主力取得了遵义大捷。渡过金沙江后,他率干部团一部以猛烈的火力一举攻占狮子山隘口,参与指挥了寒扑岭—一把伞梁子战斗,进占通安州,从而确保了中央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中革军委对干部团特予以通令嘉奖。与红四方面军部队会师后,干部团与红四方面军红军学校合并。干部团改编成红军学校的特科团,他仍任参谋长。此后,毕士悌随部队过天险腊子口,突破守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随后到红15军团任第75师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
雷经天(1904—1959),广西南宁人。他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他3次亲历起义,3次被冤枉开除党籍,但始终保持革命信仰。1919年,他15岁即是五四运动时南宁学生运动领袖。1925年入党后的次年初,党组织派他到广州黄埔军校任入伍生团党代表秘书、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26年7月,到国民革命军第6军政治部任宣传科科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以叶挺第11军第24师第60团党代表之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2月,以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之职,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12月,以广西省农会筹备处主任委员之职发动百色起义。1931年冬,第三次被冤枉开除党籍。长征路上,雷经天先当文书,再当侦察员,后来当伙夫,背着大铁锅和部队跋山涉水。路过广西时,有战友老乡劝他:“甩掉‘黑锅’,回广西去,那里的同志是了解你的。”他却平静地说:“回广西,我个人身上的‘黑锅’是放下了,但因我受牵连的同志就会背上更重的‘黑锅’,问题就更复杂了。”过雪山时,他身体垮了,倒在雪地里起不来,他对老战友覃士冕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能离开队伍。党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老战友莫文骅正好路过,看见栽倒在雪地里的雷经天,给了他两块生姜擦身,他擦后竟然奇迹般地爬了起来,跟上队伍翻过雪山。红军到达陕北后,他被任命为中央粮食部秘书科科长。
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在第3期入伍生第1营任副排长。1925年春东征时任排长。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员队长。率队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和广州起义。1931年7月任红4军军长,11月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成功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计划,扩大了鄂豫皖苏区,使红四方面军逐步发展成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5年春,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指挥部队发起嘉陵江战役。6月与中央红军在川西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8月在毛儿盖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增补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积极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和朱德、刘伯承等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推动部队第二次北上,在会宁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周士第(1900—1979),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五四运动中被选为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干事。1923年赴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琼崖评论社”。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参与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起,任铁甲车队副队长、队长,率队参加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军阀叛乱等。1925年11月,任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1926年4月,任独立团参谋长,5月随部作为北伐先遣队进军湖南。8月参与指挥汀泗桥战役、贺胜桥等战斗,率部攻打武昌城。1927年4月,率部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5师师长。起义军南下广东失利后,辗转香港、南京、上海等地,参加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黄埔革命同学会,参与策划推翻蒋介石的活动。1933年,到蔡廷锴第19路军参加反蒋活动,任第49师参谋处长、团长。后来到中央苏区瑞金,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长征期间,任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指挥科科长、队长。1935年9月上旬,率上干队进入川甘交界的嘉陵江上游铁布沟(白龙江),他拉着骡子在半山腰的栈道上探路,不慎跌进江中。在家乡琼海九曲江练就的好水性,让他死里逃生。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冯达飞(1899—1942),广东连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组织派遣入莫斯科高级航空学校及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转赴德国炮科研究院将校组学习。回国后参加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任红7军2纵队第2营营长、纵队司令员。1931年秋,红7军和中央红军汇合,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独立师师长、红8军代理军长、湘赣军区参谋长。1932年4月,红军在漳州缴获国民党军两架飞机,其中一架修好可使用,命名为“马克思”号,冯达飞奉命检修飞机,并飞回瑞金。他是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第一个飞行教官。长征出发时,冯达飞编入干部团,任地方干部科科长,对地方干部进行军事培训。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冯达飞任红军大学炮兵科科长。
彭明治(1905—1993),湖南常宁人。1924年3月,到广东,后入黄埔军校1期军士教导队(教导团教导大队)学习。1925年在汕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5师第73团代理连长,随军南下广东。三河坝战役中,彭明治左腿受伤昏迷。醒来时,部队已经离开,只好寄居在附近百姓家中边养伤边打听部队的情况。1930年,找到红3军,担任政治部警卫连排长,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期间,先后任红1师第2团参谋长、第3团参谋长、代理团长、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3大队参谋长。所部作为先头部队,抢占乌江渡口渡江时,被国民党军击退,彭明治灵机一动,乘竹筏顺江而下,最后找到渡口渡过乌江,保证了后续部队渡江成功。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
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73团3营7连连长、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地区。随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任红4军第28团营长、团长,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斗争,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成为能征善战的红军高级指挥员。长征开始时,任红1军团军团长,担任全军前卫,掩护红军主力,与聂荣臻指挥所部参加了突破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后指挥红1军团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作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黄应龙(1906—1935),湖北黄梅人。武昌启黄中学毕业,1925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党组织推荐到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1929年7月,任阳(新)大(冶)手枪游击队副队长。不久游击队整编,任红12军纵队长。1930年3月,任红8军卫生部附属医院政委,后任红3军团卫生部政委。1934年10月,随红3军团参加长征。12月攻克贵州黎平后,部队进行整编,被任命为总卫生部第二休养连即干部休养连指导员。1935年5月,任冕宁抗捐军总司令,几天内发展抗捐军上千人,后编成500余人的红军游击队。红军主力部队过完彝族地区后,黄应龙率领抗捐军就地打游击,计划与红军干部刘彬、方忠率领的100多位红军战士组建的游击队配合行动,建立革命根据地。后来遭到当地反动武装的袭击,红军游击队解体,黄应龙被捕,最后在成都英勇就义。
郭化若(1904—1995),福建闽侯人。黄埔军校第4期炮兵科毕业,任黄埔军校代区队长。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毕业时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蒋介石曾两次下令调郭化若当秘书,都被他以“军人应当效命疆场”为托词予以坚决回绝。毕业后任黄埔军校炮兵科第2队代理队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任炮兵连连长。1927年9月,他在三河坝赶上了南下的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领导下转战粤闽赣边境。同年冬到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次年回国,任红4军第2纵队参谋长、红4军参谋处处长、红1军团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红军总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军委第二局局长、红军教导师参谋长。长征期间,郭化若任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每当别人宿营休息时,他却忙着写宿营报告、找向导、调查次日的行军路线,工作量很大。出发时,郭化若脚后跟有伤,直到遵义会议后才稍有好转。有人说“长征全靠两条腿”,但他由于脚后跟长期溃疡,深有感触地说“我只能全靠一颗心”。
袁国平(1905—1941),湖南邵东人。早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左翼宣传队第4队队长、第11军宣传科科长。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9年3月,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部长、代理书记。1930年6月,任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8月,代表红3军团从湖南浏阳前往江西万载地区,与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1军团取得联系。两支部队在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此后,袁国平先后担任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8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等职,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的政治领导,以及同国民党第19路军的谈判,获得二级红星奖章。长征期间,先后担任中革军委第2野战纵队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到陕北后,他奉命创办红军学校,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兼三科政委、抗大二分校校长兼政委等职。
曾希圣(1902—1968),湖南资兴人,曾中生之弟。1925年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3个月后因病退学,后进入“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1927年七一五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调汉口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同年冬,调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谍报科科长。1931年冬,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科长。次年,参与创建军委二局,任局长。长征中,他领导的二局多次截获并破译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密码,与王铮并称为中共隐蔽战线枢纽机关的“谍报双雄”。长征结束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二局,称:“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唐天际(1904—1989),湖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他任红3团第5师政治部主任、党务委员会委员。湘江战役中,第5师奉命在广西灌阳新圩阻击国民党军,掩护中央纵队过湘江。师长李天佑、政委钟赤兵指挥部队急行军抢占阻击阵地,与参谋长胡浚、政治部主任唐天际一起根据地形认真研究部署兵力。战斗残酷激烈,红军反复厮杀,一天打退国民党军的几十次冲锋。第14团团长黄冕昌中弹牺牲,政委毛国雄身负重伤。第5师第15团团长和政委负重伤,3个营长牺牲了2个。师参谋长胡浚到第15团接替指挥,组织部队反击时牺牲。此役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一场大战,第5师团、营、连干部几乎伤亡殆尽,3000多人的部队打得只剩1000多人,这也是唐天际一生中经历的最严峻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湘江战役后,红军由通道转入贵州大苗川。唐天际在这里发动群众,贯彻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取得了苗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一些苗族青年加入红军队伍。唐天际自幼酷爱书法,常以树枝为笔,沙地为纸,在艰苦的战斗岁月中仍练习不辍,后成为全国著名将军书法家。他说:“我的字有长进还得感谢长征。长征途中,我和宣传队员一起做宣传鼓动工作,用石灰水刷宣传标语。可以说是走一路刷一路,因此我写字也就出了名。”1937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完成的《二万五千里》书稿,收录有唐天际撰写的《湘南游击队》一文。
洪水(1908—1956),出生于越南河内。1924年,胡志明号召越南爱国青年到广州来。洪水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于1925年到达广州,参加了胡志明主办的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训练班结束后,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退出国民党,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洪水被王明以高级特务罪名开除出党。但他终不渝坚信马列主义,没有离开革命队伍和中国,而是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洪水随朱德、刘伯承到红四方面军组成的左路军工作。由于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支持朱德、刘伯承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张国焘将他在长征途中刚刚恢复的党籍再次开除,外加上一顶“国际间谍”的帽子。洪水仍然跟着左路军多次爬雪山、三过草地,经历磨难。转战到西康甘孜一带时,部队被打散,他只身一人藏在藏民家里,后来靠放羊、放骆驼、沿路乞讨,北上寻找大部队,最后到达陕北。洪水是随红军走完长征路的几位外籍军人之一,更是唯一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到抗日战争胜利全过程的外籍军人。
倪志亮(1900—1965),北京市人。高小毕业后做杂货店学徒。1917年春,入皖系军队当兵,任班长、排长。1924年春入陕军第1混成旅炮兵营当文书。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毕业。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清党”,遭到拘禁。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被营救并参加起义。1928年初参加红军,先后任鄂东北红军游击队队长、游击支队支队长,红1军第1师第3团团长、红4军第11师第31团团长、第10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军长兼第11师师长。长征时期,先后任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右路纵队司令员、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金川军区司令员、红四方面军步兵学校校长。
萧克(1907—2008),湖南嘉禾人。1926年,入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7年,在叶挺部第71团3连任政治指导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任宜章县游击队队长并参加湘南起义,随后率部上井冈山编入红军第4军,先后担任连长、营长、营党代表、第1纵队参谋长等职。1929年,随部进军赣南、闽西,并参加当地根据地创建。1930年6月后,历任红4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12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师长、红8军军长、红6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率红6军团西征,转战贵州、云南等地,与贺龙所率红2军团会合,随后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1936年7月,红2、红6军团达到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后,红2、红6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萧克为副总指挥。两个月后,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红四方面军红31军军长,与胡宗南部交战,并同主力北上抵达陕北。
曾中生(1900—1935),湖南资兴人。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前敌总指挥部组织科科长。后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历任中央军委参谋科科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红4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33年9月,张国焘以“右派首领”等罪名逮捕曾中生,对他实行监禁。曾中生坚贞不屈,据理驳斥,坚决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曾中生是戴着手铐脚镣走上长征路的红军高级将领,但他的革命信念始终未变,继续坚持同张国焘进行斗争。1935年8月,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年仅35岁。
张震球(1907—1974),广西玉林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6月以化名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有说第5期)。随干部团上干队参加长征,历经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等战役。1935年2月,调任干部团3营主任教员,协助林芳英营长、罗贵波政委工作。后随3营巧渡金沙江、围攻会理城、强渡大渡河。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干部团与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在毛儿盖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辖特科团。张震球任特科团骑兵科政治教员,协助科长苏进率骑兵部队(科)边训练边作战,担负起保卫党中央安全的任务。在通渭城战斗中,张震球和苏进带领骑兵部队(科)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宗逊(1908—1998),陕西渭南人。1922年就读于渭南赤水职业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政治科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第9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干事兼2营政治指导员、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连长、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2营6连连长。三湾改编后改任团部参谋、副连长,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10月起,在红一方面军任师长、军长、广昌警备司令等职。1934年6月,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长征期间,先后任中革军委第2野战纵队参谋长、红3军团第4师师长、红10团团长,指挥所部参加了夺占娄山关、攻占遵义城等战斗。1935年8月,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红军大学参谋长兼高级指挥科科长。
谭希林(1908—1970),湖南长沙人。1926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工兵科。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后调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副连长。1927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转战至井冈山。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连长,红4军副营长,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红军长征开始时,任干部团特科营工兵主任、教员。征途中,谭希林充分发挥工兵技术特长,率部克服艰险,多次完成筑路架桥的艰巨任务。他带领工兵有时将桥架在水面下十几厘米,或者做几个大的结构,用夜晚架起、白天拆掉的方法,有效地规避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强渡乌江时,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执行搭建浮桥的任务,谭希林和何涤宙奉调进行架桥技术指导。他们用竹笼装石头沉水代锚的方法搭成浮桥,红军主力部队从浮桥上通过乌江。毛泽东走过浮桥时,连声称赞:“真了不起,我们的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成这样的桥,世界上都没有。”
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侗族。7岁读私塾,14岁入贵州省甲种农业学校养蚕专业学习。1922年,辗转云南、四川,后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5年夏,随联军赴粤,参加北伐。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由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任连政治指导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连长,随部转战于闽粤赣湘边。在井冈山斗争反“会剿”时期,负责伤病员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1934年10月,随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后,任中央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担负起打通前进道路和筹集粮食物资供给部队的重任。率工作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搜集信息,做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筹集粮食、物资、弹药、药品等供给部队,使红军能顺利地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为红军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提供了物资保障。到陕北后,任军委采办处主任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东征、西征战役。
程子华(1905—1991),山西运城人。1922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5期。参加广州起义,发动大冶兵暴。1931年4月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军团长、师长兼政委、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1934年1月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6月,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25军军长。11月,率领红25军开始长征。1935年初到陕南,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后任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红25军政委。7月,红25军西出甘肃,钳制国民党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9月,红25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合编为红15军团,任军团政委。
宋时轮(1907—1991),湖南醴陵人。1926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后不久染上疟疾,住院半年多。因缺课太多,转入第6期继续学习。192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蒋介石在黄埔军校进行反共“清党”。宋时轮作为“共党嫌疑”,被关进南石头惩戒场,后被判处1年徒刑。1929年4月,被释放后从香港到上海、武汉、长沙寻找党组织未果,返回家乡醴陵组织游击队,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湘东南第2纵队政委。1930年初,宋时轮重新入党,任莲花县军事部部长,所领导的萍醴游击队编入红6军,后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红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21军参谋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等职。1934年初春,宋时轮到瑞金红军大学任第2大队大队长,后到上级参谋科学习,不久调任上级指挥科的军事教员。红军长征出发前,红军大学编为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宋时轮仍任军事教员。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后,宋时轮出任红15军团作战科长。
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1年入南充中学。1926年到成都入实业专修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考取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1927年5月,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进攻武汉的战斗。1928年到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2月,到闽西参与组建并训练地方武装。5月,任闽西红军第59团参谋长。6月,所部编入红4军,先后任第2、第4纵队支队党代表,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红4军第11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及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长征途中,任先遣队参谋长,参与指挥突破乌江、遵义战役、强渡大渡河战斗。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邓萍(1908—1935),四川自贡人。1926年底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1928年7月,与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红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同年冬,与彭、滕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1930年6月,参与指挥红3军团参加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期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长征开始时,任红3军团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主力突围。1935年2月,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后追击残敌,他亲临前线指挥侦察时在遵义英勇牺牲。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陈伯钧(1910—1974),四川达县人。13岁考入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第1大队学习。5月,参加平定夏斗寅叛乱,因作战勇敢在咸宁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教导团。长征开始时,任红5军团第13师师长,负责掩护中央纵队行动。12月,调任红5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执行后卫任务,多次打退国民党军追击,被誉为“铁屁股”。1935年7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9月,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而被免职,改任红军大学主任教员。1936年2月,任红4军参谋长。7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军团长。10月,率部到达陕北苏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周越华(1904―1977),湖北广济人。贺诚中将的夫人。1925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师,时值国共合作,大革命处于高潮,她投身革命,参加湖北省妇女协会任特派员,宣传革命极为活跃。1926年11月,她从武汉回乡,在广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因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前往武汉,决意从军,于1927年初,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女生队。广州起义时做过战地救护,在上海和武汉从事地下工作时开过医院,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交通总站秘书。1932年到达江西中央苏区后,先后在红军总卫生部、第三兵站医院、红军卫校工作。长征中,她担任卫生队政治指导员,并协助贺诚办卫生学校,培养医护人员,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周越华被编入左路军。她多次翻越大雪山,三次过草地,经受了考验,特别是在张国焘分裂党的危急关头,她坚决站在党的立场上,拥护、支持朱德等同张国焘作斗争。
郭天民(1905—1970),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在黄安县乙种农业学校、武昌中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随黄埔军校特务营参加广州起义。后来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排长,工农革命军第2师副连长,红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支队长,红8师参谋长,独立第6师师长,第62师师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红9军团参谋长等职。长征中,他以军团参谋长之职协助军团长罗炳辉指挥红9军团单独行动,以机动灵活的战术牵制国民党军,多次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浴血奋战,先后取得老木孔、猫场等战斗的胜利,出色地完成了掩护和配合中央红军主力行动的任务。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所部改称第32军并编入左路军。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而被撤销军团参谋长职务,调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教育科科长。